不锈钢有一个基本元素,即它们都含铬。在含量大约为12%时,该元素通过自发形成一种稳定的、透明的钝化膜来延缓腐蚀。较高的合金含量可通过强化薄膜和快速自我修复薄膜来提高抗腐蚀性。商业品牌的不锈钢铬含量上限约为30%。 图4-4所示为某一含碳量下的铬一铁双合金相图。所谓的γ环区(奥氏体)是在铬含量约为11-13%情况下产生的。如果其它奥氏体形成元素增加的话,铬含量可扩大至约16-18% 。特别应该注意的是碳、氮和镍的影响,它们可扩大稳定奥氏体的范围。图4-5表明了碳和氮元素的加入对边界移动的影响。   如果不锈钢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通过γ相区。它经过铁素体——奥氏体——马氏体转变,而称为马氏体不锈钢,一般这样的不锈钢是磁性的类似铁并且可以通过热处理使其硬化。 另一方面,含铬17%的合金(很少甚至没有奥氏体形成元素)位于γ环的外边,保留了铁素体结构,但通过热处理不能使其硬化。也有磁性(由于铁素体结构)称之为铁素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在所有温度下为一同相。

00Cr18Ni14Mo2Cu2系在00Cr17Ni14Mo2基础上加入约2%Cu而发展起来的, 在稀硫酸、磷酸等还原性酸中以及在醋酸、甲酸等有机酸中,其耐蚀性优于00Cr17NI14Mo2和00Cr19Ni13Mo3。此钢系耐稀硫酸腐蚀的较好材料,在室温、中等浓度的硫酸中耐蚀性亦佳。它是制造化工、化肥、化纤设备的重要耐蚀材料,可用作焊接结构件和管道、容器等。 此钢种与00Cr18Ni14Mo2Cu2钢相比,由于碳含量高且加入碳化物形成元素Ti,在具有较高强度的同时,其耐晶间腐蚀性能良好。加之此钢镍含量高,组织更加稳定,不存在铁素体,热塑性好,因而较00Cr18Ni14Mo2Cu2更适于生产管材。此钢的耐蚀性在硫酸等还原性介质中要较00Cr18Ni14Mo2Cu2钢为优。由于它在磷酸、中温中等浓度硫酸中耐蚀性优良,故多用于制造酸洗、合成橡胶、人造丝浸槽等与硫酸相接触的设备。

1Cr17Ni7不锈钢在工业大气、城市大气条件下抗锈性良好,在中性的氧化性环境中有较好的耐蚀性。但在海洋大气条件下或在还原性环境中耐蚀性较差。另外,该钢种对于化工过程中常见的酸、碱、盐介质耐蚀性较差,因而不推荐在化工装置或设备中应用。 工艺性能 该钢种热加工工艺性能良好,锻轧热加工温度范围为1150-850℃。用生产不锈钢的常规生产手段能顺利地生产出各种常用规格的棒、板、带和丝材。进行冷变形加工时,由于冷作硬化倾向较强,要增加中间软化退火的次数。该钢种适宜的固溶处理温度(以及中间软化退火温度)为1050-1100℃ 该钢种在固溶态下焊接无困难。但冷轧态材料进行焊接会在焊缝附近形成低强度区而影响使用,因而不推荐在焊接状态下应用。若不可避免焊接时,应尽量减少热输入或采用电阻焊(点焊、滚焊等)。

不锈钢钢种很多,性能又各异,常见的分类方法有: ① 按钢的组织结构分类,如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和双相不锈钢等。 ② 按钢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或钢中一些特征元素来分类,如铬不锈钢、铬镍不锈钢、铬镍钼不锈钢以及超低碳不锈钢、高钼不锈钢、高纯不锈钢等。 ③ 按钢的性能特点和用途来分类,如耐硝酸(硝酸级)不锈钢、耐硫酸不锈钢、耐点蚀不锈钢、耐应力腐蚀不锈钢、高强度不锈钢等。 ④按钢的功能特点分类,如低温不锈钢,无磁不锈钢,易切削不锈钢,超塑性不锈钢等。 目前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钢的组织结构特点和按钢的化学成份特点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方法来分类。例如,把目前的不锈钢分为:马氏体钢,铁素体钢,奥氏体钢,双相钢和沉淀硬化型钢等五大类,或分为铬不锈钢和铬镍不锈钢两大类。本书为了叙述方便并避免重复,则采用按化学成分与组织结构特点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即马氏体不锈钢(包括马氏体Cr不锈钢和马氏体Cr-Ni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包括Cr-Ni和Cr-Mn-Ni(-N)奥氏体不锈钢),α+γ双相不锈钢及超级不锈钢。

点击查看昌盛源金属的【产品相册库】以及我们的【产品视频库】